4月24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举行。2017年中国高分遥感应用大会同期召开。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成虎院士出席会议,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童旭东主持会议。来自17家行业部委、28个地方、28个骨干企事业单位的近300名专家和代表济济一堂,共商高分卫星应用大计,谋划2017年度工作。
田玉龙在会上发布了《首批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标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域产业化应用项目指南(第二批)》和《高分专项遥感卫星应急数据获取工作机制和流程》。
会议还启动了第一届“中国高分杯”智慧旅游挑战大赛,颁发了标准专家组聘书。
针对高分专项后续工作,吴艳华在会上指出,一要大力开拓创新,抓好高分卫星应用,要把空间资源利用好,把空间信息提供的海量数据用好,要进一步发挥好高分专项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二要打造核心品牌,聚力产业发展。以“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和《2017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两个品牌产品为契机,进一步塑造“中国高分”核心品牌。结合“‘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工程”的实施,围绕建立金砖五国遥感卫星星座、建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星座开展工作,让中国的空间信息资源为全人类造福,特别是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服务。积极“走出去”,使“中国高分”品牌走向世界。
田玉龙在发布《首批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标准》时指出,该标准的发布是我国高分数据应用规范化工作的重大集成创新,是我国遥感应用从小范围科研试用向大规模业务服务战略转型的实质性突破,标志着我国的遥感事业迅速走向成熟,将为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强大保障,这也是我国空间信息应用工程化、业务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域产业化应用项目指南(第二批)》拟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省级中心建设,进一步强调省级中心与国家高分应用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加强成果集成与更新,重点推进地级市的承载应用服务能力。指南中首次明确了省级中心要具备“五大核心能力”,新增了面向大众提供增值服务的内容,扩大高分专项在商业应用和惠及民生领域规模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高分专项遥感卫星应急数据获取工作机制和流程》的发布将规范和指导各方高效有序实施高分卫星应急数据获取工作,提升高分专项遥感卫星应急服务能力的水平,为重大自然灾害、国家权益维护、重大环境事件以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等应急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对各类应急事件的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和支撑国家应急处置能力的现代化手段上了一个新台阶。
(来源:国家航天局)